Miller-Rabin算法
Miller-Rabin算法是一种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。它是基于费马小定理和二次探测定理的,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判断。本文将提供一个完整攻略,介绍Miller-Rabin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,并提供两个示例说明。
原理
Miller-Rabin算法的原理基于费马小定理和二次探测定理。费马小定理指出,如果p是一个质数,a是一个整数,那么a^(p-1) mod p = 1。二次探测定理指出,如果p是一个奇素数,那么对于任意一个整数a,存在一个整数x,使得x^2 mod p = a mod p。
Miller-Rabin算法的基本思想是,对于一个待判断的数n,我们随机选择一个整数a,然后判断a^(n-1) mod n是否等于1。如果等于1,那么n可能是一个质数;否则,我们继续计算a^(2(n-1)) mod n、a^(4(n-1)) mod n、a^(8(n-1)) mod n,直到计算出来的结果等于1或者n-1为止。如果最终结果等于1,那么n可能是一个质数;否则,n一定是一个合数。
实现
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现Miller-Rabin算法:
- 将n-1分解为2^s * d的形式,其中d是一个奇数。
def decompose(n):
s = 0
while n % 2 == 0:
s += 1
n //= 2
return s, n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decompose的函数,用于将n-1分解为2^s * d的形式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整数除法运算符//,以确保结果是一个整数。
- 判断a^(d*2^r) mod n是否等于1或者n-1。
def test(a, d, n, r):
x = pow(a, d, n)
if x == 1 or x == n - 1:
return True
for i in range(r - 1):
x = pow(x, 2, n)
if x == n - 1:
return True
return False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test的函数,用于判断a^(d*2^r) mod n是否等于1或者n-1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pow函数来计算幂运算,以确保结果是一个整数。
- 随机选择一个整数a,并进行多次测试。
import random
def is_prime(n, k=10):
if n == 2 or n == 3:
return True
if n <= 1 or n % 2 == 0:
return False
s, d = decompose(n - 1)
for i in range(k):
a = random.randint(2, n - 2)
if not test(a, d, n, s):
return False
return True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is_prime的函数,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random模块来生成随机数,以确保测试的随机性和多样性。
示例1: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将使用Miller-Rabin算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现:
n = 123456789
if is_prime(n):
print(n, 'is prime')
else:
print(n, 'is composite')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使用了之前定义的is_prime函数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if语句来根据测试结果输出相应的信息。
示例2:生成一定范围内的质数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将使用Miller-Rabin算法生成一定范围内的质数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现:
def generate_primes(start, end, k=10):
primes = []
for n in range(start, end + 1):
if is_prime(n, k):
primes.append(n)
return primes
primes = generate_primes(100, 200)
print(primes)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generate_primes的函数,用于生成一定范围内的质数。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range函数来生成待测试的数,以及列表来存储测试通过的质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