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个Python实现的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

  • Post category:Python

10个Python实现的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

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不同的组或簇,使得同一组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,不同组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。Python中有许多聚类算法的实现,本文将详细讲解10个Python实现的最频繁使用的聚类算法的完整攻略,包括算法原理、Python实现过程和示例说明。

1. K-Means算法

K-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K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距离中心点最近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距离中心点最远。K-Means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随机选择K个中心点。
  2. 将每个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簇。
  3. 重新计算每簇的中心点。
  4. 重复步骤2-3,直到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K-Means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KMeans模型
kmeans = KMeans(n_clusters=2, random_state=0)

# 训练模型
kmeans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kmeans.predict(data)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2. DBSCAN算法

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密度较高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密度较低。DBSCAN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随机选择一个未被访问的对象。
  2. 找到以该对象为中心,半径为eps的邻域内的所有对象。
  3. 如果该邻域内的对象数量大于等于MinPts,则将该对象加入到一个新的簇中,并将该邻域内的所有对象加入到该簇中。
  4. 重复步骤2-3,直到所有对象都被访问过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DBSCAN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DBSCAN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DBSCAN模型
dbscan = DBSCAN(eps=1, min_samples=2)

# 训练模型
dbscan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dbscan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eps表示邻域半径,min_samples表示邻域内的最小对象数量。执行上述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3. 层次聚类算法

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一棵树,树的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簇,树的叶子节点表示一个对象。层次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将每个对象看作一个簇。
  2. 计算任意两个簇之间的距离。
  3. 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合并成一个新的簇。
  4. 重复步骤2-3直到所有对象都被合并成一个簇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层次聚类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AgglomerativeClustering模型
agg = AgglomerativeClustering(n_clusters=2)

# 训练模型
agg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agg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4. Mean Shift算法

Mean Shift算法是一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密度较高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密度较低。Mean Shift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随机选择一个未被访问的对象。
  2. 计算以该对象为中心,半径为bandwidth的邻域内的所有的均值。
  3. 将该均值作为新的中心点。
  4. 重复步骤2-3,直到中心点不再发生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Mean Shift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MeanShift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MeanShift模型
ms = MeanShift(bandwidth=1)

# 训练模型
ms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ms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bandwidth表示邻域半径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5. 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

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。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构建相似度矩阵。
  2. 构建拉普拉斯矩阵。
  3. 对拉普拉斯矩阵进行特征分解,得到特征向量。
  4. 将特征向量作为新的数据集,使用K-Means算法进行聚类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SpectralClustering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SpectralClustering模型
sc = SpectralClustering(n_clusters=2, affinity='nearest_neighbors')

# 训练模型
sc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sc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,affinity表示相似度矩阵的计算方法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6. 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

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论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。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初始化簇的中心点。
  2. 计算每个对象与每个中心点之间的相似度。
  3. 更新每个对象的归属簇和每个簇的中心点。
  4. 重复步骤2-3,直到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Affinity Propagation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AffinityPropagation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AffinityPropagation模型
ap = AffinityPropagation()

# 训练模型
ap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ap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7. Birch算法

Birch算法是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。Birch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将每个对象看作一个簇。
  2. 将每个簇看作一个B树节点。
  3. 递归地将B树节点合并成更大的节点,直到根节点的大小小于等于预定的阈值。
  4. 对B树叶子节点进行K-Means聚类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Birch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Birch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Birch模型
birch = Birch(n_clusters=2)

# 训练模型
birch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birch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8. Mini Batch K-Means算法

Mini Batch K-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距离中心点最近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距离中心点最远。Mini Batch K-Means算法的实现过程与K-Means算法类似,只是在计算中心点时,使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,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Mini Batch K-Means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MiniBatchKMeans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MiniBatchKMeans模型
mbk = MiniBatchKMeans(n_clusters=2)

# 训练模型
mbk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mbk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9. Gaussian Mixture Model算法

Gaussian Mixture Model算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概率较高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概率较低。Gaussian Mixture Model算法的实现过程如下:

  1. 随机初始化每个簇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。
  2. 计算每个对象属于每个簇的概率。
  3. 更新每个簇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。
  4. 重复步骤2-3,直到簇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Gaussian Mixture Model算法:

from sklearn.mixture import GaussianMixture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GaussianMixture模型
gmm = GaussianMixture(n_components=2)

# 训练模型
gmm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gmm.predict(data)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omponents表示簇的个数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10.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算法

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算法是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聚类算法,它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分成若干个簇,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,不同簇之间的对象相似度较低。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算法的实现过程与层次聚类算法类似,只是在计算相似度矩阵时,使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。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Agglomerative Clustering算法:
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

# 加载数据集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 4], [4, 0]]

# 创建AgglomerativeClustering模型
ac = AgglomerativeClustering(n_clusters=2)

# 训练模型
ac.fit(data)

# 预测结果
labels = ac.labels_
print(labels)

其中,data表示数据集,n_clusters表示簇的个数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每个对象所属的簇的标签。

示例1

假设需要对一个二维数据集进行聚类。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K-Means算法。具体代码如下:

“`python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
加载数据集

data = 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4, 2], [4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