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解KMP算法以及python如何实现

  • Post category:Python

详解KMP算法以及Python如何实现

KMP算法是一种字符串匹配算法,它的全称是Knuth-Morris-Pratt算法,是由Donald Knuth、Vaughan Pratt和James H. Morris三位计算机科学家于1977年联合发明的。KMP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已知信息来避免无效的字符比较,从而提高字符串匹配的效率。本文将详细讲解KMP算法的原理实现过程,并提供两个示例说明。

KMP算法原理

KMP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已知信息来避免无效的字符比较。具体来说,MP算法通过预处理模式串(即待匹配的字符串)的信息,构建一个跳转表(也称为部分匹配表),然后利用跳转表来指导匹配过程。跳转表的构建过程是通过模式串本身的信息来完成的,因此可以避免无效的字符比较,从而提高匹配效率。

KMP算法实现
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实现KMP算法:

def kmp_search(text, pattern):
    n, m = len(text), len(pattern)
    if m == 0:
        return 0
    next = get_next(pattern)
    j = 0
    for i in range(n):
        while j > 0 and text[i] != pattern[j]:
            j = next[j - 1]
        if text[i] == pattern[j]:
            j += 1
        if j == m:
            return i - m + 1
    return -1

def get_next(pattern):
    m = len(pattern)
    next = [0] * m
    j = 0
    for i in range(1, m):
        while j > 0 and pattern[i] != pattern[j]:
            j = next[j - 1]
        if pattern[i] == pattern[j]:
            j += 1
        next[i] = j
    return next

其中,text表示文本串,pattern表示模式串。执行上述代码后,可以得到模式串在文本串中的起始位置,如果模式串不存在,则返回-1。

示例1

假设需要在一个字符串中查找目标子串。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KMP算法。具体代码如下:

text = "ABABDABACDABABCABAB"
pattern = "ABABCABAB"
index = kmp_search(text, pattern)
if index != -1:
    print("目标子串在文本串中的起始位置为:", index)
else:
    print("目标子串不存在")

输出结果如下:

目标子串在文本串中的起始位置为: 10

示例2

假设需要在一个整数数组中查找目标子数组。可以使用上述代码实现KMP算法。具体代码如下:

text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]
pattern = [4, 5, 6]
index = kmp_search(text, pattern)
if index != -1:
    print("目标子数组在文本数组中的起始位置为:", index)
else:
    print("目标子数组不存在")

输出结果如下:

目标子数组在文本数组中的起始位置为: 3

总结

KMP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字符串匹配算法,它的实现过程比较复杂。在Python中可以使用简单的代码实现KMP算法,通过示例说明,可以好地理解这个算法的实现过程。